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天祝为头,古浪为喉,凉州为腹,民勤为足—闲话武威

    信息发布者:小七0831
    2017-07-28 16:10:03    来源:醉美古浪   转载

    闲话武威人,须先读懂武威的地域。

    读懂了武威的地域奥秘,也就找到了解开武威人文化气质文化人格的钥匙。

    许是老天爷衷情于天祝、酷恶于古浪、厚爱于凉州、刻薄于民勤的缘故,天祝的山苍松翠柏,古浪的山寸草不生,凉州的地良田万顷,民勤的地黄沙肆虐。确实,你自河西走廊东去兰州,过了古浪峡,看见满山苍松翠柏的地方必定是古浪与天祝的地界。而凉州与民勤的地界更是泾渭分明,两县区以洪水河为界,河南一片绿洲,河北大漠连绵。不仅如此,老天爷下雨更是日怪,有时洪水河南大雨瓢泼,但一过洪水河桥却滴雨不下,烈日暴晒。所以“民勤一年内多晴天,多风沙,即使偶尔飞来一片乌云,虽如山倾峰崩,大有瓢泼之势,但在倾刻之间,云雨不是被干渴的大气蒸发殆尽”,就是被西北风吹到武威去了。

    1.jpg

    凉州

    这就是河西走廊的门户——武威。在一块不大的地盘上,即拥有草原又拥有黄土大山,即拥有绿洲又拥有沙漠。这种特殊的地域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如果说,武威是一个大圈子,那么,这个大圈子里还有界线分明的四个小圈子。命名之,即草原圈,山地圈,绿洲圈,荒漠圈。

    2.jpg

    古浪山

    最先发现武威这种圈子特征,并将武威人与地域圈挂钩来研究武威人特征的是清代武威的著名学者张澎,他把武威比作成了一个人,把四个圈子的人在人身上的部位对了号,入了座。他说“天祝为头,古浪为喉,武威(今凉州)为腹,民勤为足”。我为这个形象的比喻叫绝。那时还有永昌县,张澎竟未把永昌归在武威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是否是老头子早就意识到了永昌迟早是要离开武威,算不得武威人的?天祝的确是头,因为它的头顶上有最浓黑的头发,那一望无极的森林和草原,这样的头发当然是最为秀美的;如果将古浪比作头就不行,一则方位不符,二则古浪的山象和尚头,谁爱秃顶?古浪只能是武威的咽喉,军事要塞古浪峡不是咽喉是什么,不是武威的门户是什么,“峡门控五凉”啊!凉州为腹,也很贴切,因为凉州是武威最平坦的绿洲,是产粮大区,有了它,武威人就不愁吃不饱肚子了。民勤为足则更妙,那巴旦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不正是武威足上穿的一双大沙鞋吗。另外,“足”主行主走主跑,民勤人因环境所迫,爱往外跑,才有“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无天下人”那一奇观的。因而,武威是站在北国风沙线上的一个巨人。他为南国守着要塞,挡着风沙,护着和平,送着文化。汉武帝才说武威人威武。

    3.jpg

    天祝

    武威即是一个大写的人,但又有界限分明的圈子。

    在中国文化里,形成圈子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域”和“籍贯”。

    不同地域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气质,或刚,或柔,或憨、或狡、或粗犷、或细腻、或耿直、或油滑。

    武威也一样,草原上盛产酸奶亦产激情,山地里盛产贫困亦产厚重,绿洲上盛产富庶亦产懒惰,荒漠里盛产梭梭亦产坚韧。而且,这种圈子文化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了。《五凉全志·风俗志》载,历史上,天祝人“自爱”,但“乏厚藏之廪”。古浪人“情厚”,但“礼不及庶人”。凉州人“壮猛”,但“是礼而礼亡”。民勤人“勤劳”,但“重利而轻义”。《五凉全志》又说,四个圈子里的人都“无奸淫之技”。这就有点“捏住鼻子哄嘴”的买乖味道了,“无奸淫之技”,清朝时凉州城里的妓院生意怎么那么兴隆?

    4.jpg

    民勤沙漠

    生活方式和文化气质,是互为因果的两个东西。生活方式亦即“活法”,文化气质亦即“文化性格”。比方说,清朝时凉州人“壮猛”,所以那时凉州人的活法讲究排场与奢侈。亦就是俗话说的“死要面子”。“今凉地会请亲友,客至,先用乳茶、炉食、油果,高盘满桌,是未饮之前,客已饱饫矣。茶毕,复设果肴,巨觥大瓯,哗然交错,是未饭之先,而客已醉酒矣。已而上以五碗,佐以四盘,而所盛之物,又极丰厚,究之客已醉饱,投箸欲行,是名为敬客,实夸席丰”(《武威县志》)。这种以“华丽相尚”的生活方式就连“贫者亦多效尤”。而且越是客人喝彩,越要七碟子八碗上,狠不得把自家的全部美味都贴在自己的脸上,给客人看。

    5.jpg

    这种风气与其说是热情好客,勿宁说是死要面子穷讲究。结果是在客人面前大大露了一回脸,客人走后却受着饥寒。究其弊“始自绅衿富户,夸多斗糜”;而中产以下,也不自量力,“互相效尤”。

    清朝时,民勤人的活法又不一样,民勤人“勤劳”,所以民勤人活得精细而俭朴。即是“款洽宾朋”,也不“无故燕饮”;即是家境“殷实者“亦不随便铺张”。他们过日子讲究精打细算,而不在人面前穷摆裸,耍排场。即使婚嫁“酒馔亦俭”。丧葬更无武威人的“宴会、演剧之弊”。民勤人生活上俭朴,却极重儿女读书。家境再贫,那怕“采野产之沙米,桦豆以糊口”,也要儿女从师读书。所以民勤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文社寒暑不辍,书声昼夜相闻”的浓厚文化氛围。“故向来科目甲于河西”。民勤人的这种活法在《镇番县志》上记载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好耕书田的民勤人还坐着甘肃文化程度最高的头把交椅。

    6.jpg

    天祝小三峡

    显然,清朝时武威人之间,活法向左,最为矛盾的是凉州人与民勤人。一个大方,一个小气;一个好打肿脸充胖子,一个干啥事儿都要算计再三。这种互为对立的活法,就成了平日里互相挖苦的话题。比如民勤人的这种活法,凉州人就看不上眼。常说,什么“款洽宾朋”?简直就是“小气”。同样,凉州人的活法,民勤人也不以为然,什么“高盘满桌”?“穷大方”,“死要面子”罢了!

    1.jpg

    天祝碳山岭

    古浪人和天祝人即不大方,也不小气,何况两县还在一个锅里搅过三年勺子,也算有一家子的情宜,所以,古浪人闲话天祝人,或天祝人闲话古浪人的话题就较少。既然古浪人和天祝人即不大方也不小气,活法上就与凉州人和民勤人有相同之处,比较兼容。有一个现象就很有趣,民勤人挨饿时,虽然也向凉州人张过口,但没想在凉州农村的地盘上生活,虽然“天下有民勤人”,但凉州农村没有成堆的民勤人。民勤人成堆的是古浪,海子滩镇多数就是民勤人。有一个村一千多口人,基本是清一色的民勤人,古浪人只有四五户。县上领导下乡,问老乡:“你们村里外地人多不多?”老乡说:“不多,也就是个四五户吧。”领导又问:“这四五户外地人都是哪里人?”老乡又答:“都是古浪人。”领导就会心地笑了。古浪人收留了民勤人,民勤人倒把土著古浪人当成外地人了。这也说明,古浪这块土地是能留人的,能容人的,不排外的,能让外地人安心舒适的生活的。

    8.jp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